“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再度强调文化产业的这一发展目标,并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勾画出一幅美好的蓝图。如今,随着包括金融财税等各项扶持措施的进一步细化和落实,未来五年文化产业增加值有望翻番。 由弱变强 亟待税收杠杆撬动 从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文化实力的强弱,目前美国这一比重已达到25%,而我国尚不足3%.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在于“出资人”长期缺失。为创造通畅的文化产业融资渠道,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如何发挥作用,吸引多元化投资主体,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财税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辅助支撑作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财政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杨志勇告诉记者:“从财税角度来说,主要是对文化产业实施优惠税率,或者减税,或者免税。” 财税专家普遍认为,当前我国文化产业的总体税负相对较高,同亚太地区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增值税税率还是较高的。利用税收政策对文化产业进行扶持具有很大的空间,尤其是中小企业,税收的支持作用更大。 目前,我国已经出台的一些税收优惠政策,包括对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以及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的上调等,这些减税政策将使得一些文化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从中获得实惠。日前财政部表示,将从五方面大力支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国家税务总局也表示将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抓紧研究制定进一步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具体税收政策措施。 从相关部门的表态中可以预见,这些关于财政和税收更为具体的政策措施将会陆续到位,并将推动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提高,扩大企业的利润空间,从而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入这一领域。 尊重规律 财政资金发力的前提 杨志勇表示,除税收以外,财税政策对文化产业的扶持还包括财政资金的支持以及设立文化产业专项基金等。近年来,我国不断扩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数据显示,中央财政于2008年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当年及2009年分别安排10亿元,2010年增加至20亿元。截至2011年底,专项资金已累计安排60亿元,累计支持项目1000多个。 在文化产业专项基金建设方面也取得了进展。2011年7月6日,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成立,基金目标总规模为200亿元,首期募集60亿元。中央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王家新表示,设立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是中央财政创新财政支持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一种崭新尝试。业内人士指出,专项基金的建设,将有力推动文化产业的繁荣。 虽然我国财政收入增速较快,今年突破10万亿元基本没有问题,但是我国民生支出规模庞大,诸多民生投入都依赖财政资金,因此我国财政支出依然面临一定的压力。 王家新认为,财政资金是有限的,要想放大资金的效果就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促进投资主体和渠道的多元化,构建完善的文化产业投融资体制。由此,财政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可以考虑更多地采取贷款贴息、保险费补贴等方式,带动银行、金融机构、社会资本的有效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