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
在经济增速放缓情况下,明年财政政策基调如何确定?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给出答案。多位专家在这一问题上保持了一致的观点,即2012年财政政策依然将保持积极基调,主要表现在保持一定数量的赤字,同时财税政策在结构性减税上有更多的措施,继续保持调整经济结构的导向。
明年赤字安排或达万亿规模
宏观调控的政策运用主要依据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就当前而言,多项数据表明,我国经济增速整体已经开始放缓。但经济回落是“硬着陆”还是“软着落”,各方观点均有支持者。在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看来,从宏观经济数据来看,各项宏观政策比较柔性地达到了调控目标,而且实际上也避免了硬着陆的风险。但欧债危机的恶化不可不预防。贾康表示,在国内经济运行主要指标看起来合宜度比较高的情况下,一定要有充分措施预防外部不确定性。他认为,欧债危机一旦扩大化,其冲击力非常巨大,中国不可能独善其身。他指出,未来财政政策应该继续带有一定扩展性,表现为在赤字安排上要有一定力度。
中国社科院财贸所所长高培勇对此表示认同。他说,考虑目前国内外经济形势,明年仍应保持积极财政政策,明年财政赤字仍将保持1万亿的规模。今年中国安排中央财政赤字名义上是9000亿元,实际规模将达到10500亿元。1万亿的赤字规模与我国GDP总量相比,仍在安全范围之内。
有力度的赤字安排的基础在于我国拥有强大的财政实力。今年前10个月,全国财政收入达9万亿元之巨,累计增幅达28.1%,全年财政收入规模超10万亿元已成定局。
总而言之,2012年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既有需求,也有基础。即使外部环境极度恶化,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依然能够积极应对。基于此,对于中国经济硬着陆的风险大可不必过虑。
结构性减税或转向全面减税
财政收入的巨幅增长,为财政政策“施展拳脚”提供了巨大的空间,而结构性减税将是今后财政政策实施的一大重点。今年四季度以来,财税部门连续出台多个减税政策,其风头盖过了一向更受人关注的货币政策。
有统计数据显示,进入10月份以来,仅一个多月的时间,我国出台的结构性减税政策多达6项,其中主要以加快转型为目的有4项,以扶持小微企业、保经济稳定为目的的有2项。专家一致认为,在我国财政收入创新高的情况下,我国已进入减税通道。
从企业来看,调研显示,目前成本上升和税费负担较重等已经成为企业生存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下转A5版)
(上接A1版)这需要财税部门明年在减税上有更大的动作。从国家宏观政策基调来看,结构性减税应该是助推“十二五”期间结构转型、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助推器。由此,不难判断,结构性减税、中小企业税收减免、高科技新兴企业的补贴、税收的结构性转变等将成为“十二五”期间财政政策的重要着力点。
从近两年出台的几大减税措施来看,如燃油税费改革、个税改革、增值税扩容等,这些减税政策都已经得到了较为明确的落实,明年进一步减税的空间并不大。由此,结构性减税措施有望转向行业减税,其中最为值得期待的是,在国家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出台一系列减税措施。
但高培勇认为,当前,仅仅进行结构性减税是远远不够的,而应该是全面性减税。在2012年就应该实施全面减税,这不同于1990年代后期实施有增有减、税制结构优化的结构性减税政策。全面性减税的第一目标是减税,第二目标才是结构调整。或者说在减税的过程中,追求结构性的优化和调整。必须要有量的界限,而且是成体系的。他认为,近期实施的增值税转型试点可能是系统性财税改革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