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差距”是个老话题,但什么时候都有从各种新角度进行解读的价值,就相关话题,现代快报记者昨晚采访了江苏省委党校经济学部主任、江苏省市场经济研究会秘书长孙月平教授,他认为,高收入情况缺乏透明度、财富差别会进一步拉大贫富差距。
“限高”的税收调节力度不够
现在有一个争议性很大的问题,就是对高收入者应该怎么看,有的人认为高收入是高贡献、高效率的体现,不应该限制,也有人认为应该加以限制。我觉得,对高收入应该做个具体分析。高收入有很多种情况,现在大家意见比较大的集中于企业里的高收入者。这些高收入情况,有些是合理的,确实是贡献大、效率高带来的收入,而有些高收入情况是垄断造成,这种高收入就不太合理了。此外,还有很多灰色收入情况。如果真的是高贡献、高效率带来的高收入,再高人们也不会有意见,人们有意见的是灰色收入和不合理的收入。不能笼统地论断,但通过税收来调节,这一点是不会错的。国家应该对高收入者进行分类,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调节措施。“限高”,有多种限法。有一种是通过个人所得税来调节,但我国税收调节的力度不够,比如说对灰色收入、福利就调节不上,对股权转让收入,调节力度也不够。
高收入的透明度存在很大问题
眼前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是“透明度”,高收入透明度亟待提高。一些大家都认为是高收入的行业,内部收入差别也很大。而高收入到底有多高,现在很难搞清楚,能搞清楚的就是上市公司,不上市的企业,特别是国企,还有国有事业单位,高收入情况就说不清楚了。对相关情况,如分布情况、收入来源等应有一些更客观的调查。比收入问题更大的可能就是财产问题,财产包括房地产、股票、汽车等。现在财产高低之间的差别更大,国家对财产方面的研究应该更多一些。很多财产多的人,消费并不多,拿去投资,得到的收入更高。而财富的差别会进一步拉大贫富差距,而这又带来社会地位的差别。相当一部分暴富者,一下子还不知道怎么看待自己的财富和地位,就会出现很多非理性的问题,比如说炫富、倚强凌弱,这样会激化社会矛盾。收入差距在很多国家都存在,日本是号称社会分配比较平均的国家,但其实日本国内高收入和低收入的差距也是很大的。大家最不能容忍的是社会地位的差别。
建立政府托底机制至关重要
低收入者的面较大,如农民、城市贫困群体、企业普通职工等。在初次分配里,国家要采取措施向低收入者倾斜,如提高最低工资,对政府来讲就是托底机制,建立托底机制可能比笼统地讲缩小贫富差距还要重要,如对没有工作的帮助就业……让每个人不论对社会的贡献有多大,都能够生存,享受到社会发展带来的好处。这方面,政府责无旁贷。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如何,不能光看GDP有多少,也不能看又盖了多少大楼、修了多少路,而是应该看社会最底层的百姓数量是不是逐步减少、幸福指数是不是在提高。(来自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