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房屋市场分为私营和公营。前者是由发展商竞投土地,建成单位后售出,市场自由买卖;后者主要分为公屋和居屋,由政府补贴兴建而成,只有收入和资产不超越指定水平的家庭才能申请。成功申请者无论在租住或买卖上都受到一定限制。现时,居住在公营房屋的约占全港人口的一半。
公营房屋中的居屋是专门让合资格的市民买卖。该类房屋的政治意义重大,原因是居屋一般较市价便宜,可以担当“防火墙”,让那些希望置业的中下层市民可以不用面对升幅惊人的私人市场,便能得到安乐窝;它们也是“踏脚石”,中下层市民可先购置,待有一定积蓄后,便可把单位卖掉,购买私人单位。即使中下层市民暂时未能买入,也有向上流动的希望。但是,政府于2002年因为暂时的经济转差,停建居屋。只是在社会舆论压力下,政府才于2011年宣布复建居屋。
根据1997年的《长远房屋策略评议咨询文件》,按房屋需求预测电脑模式显示,在1995年至2006年的11年间,每年的房屋需求量平均为80000个新单位。由于该估算已是十多年前,其间香港的人口已增至超过700万,相信有关需求更大。
但是过去5年,香港平均每年私人单位落成量只有9800个,出租公屋约为15000个,居屋则是零(虽然政府已宣布复建,但是尚须时间才能建成),所以公私营单位每年落成量合共只有约24800个单位。该数字与社会的需求差距明显。
除了供求失衡外,香港楼市也面对大量的资金涌入,不少内地、澳门等地区的人士来港置业作投资用途,这对楼市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房屋议题带来一系列问题:年轻人未能负担租房、买房等费用,进而不满现状,带来社会不稳;发展商与市民的利益被对立,激进的政治力量更容易抬头;楼价高企令市民延后结婚、生育等决定,对香港人口成长带来负面影响等。
行政长官面对炽热的楼市,上任后即公布多项措施如设立买家印花税、提高额外印花税等。他在其第一份施政报告便花了不少篇幅讲述房屋问题。就目标而言,新一届政府的房屋政策包括:一是协助基层市民“上楼”;二是鼓励市民按其负担能力和条件,自置居所;三是提供居屋等资助房屋;四是在供应紧张的情况下,优先照顾香港永久性居民的需要。
措施方面,短中期而言,行政长官锐意加快增建公营房屋,适度增加地积比率,加强取缔滥用公屋等。长远而言,行政长官决心大规模开发土地,包括推动新界东北新发展区、洪水桥新发展区等的发展;研究荒废农地改造为房屋发展用途;在维多利亚港以外适度填海;发展岩洞及地下空间等。
除了施政报告的措施外,香港社会也热议开征空置税。空置税是外国打击囤积空置单位的措施之一。该措施旨在增加囤积物业者的成本,增加其出租或售出单位的诱因。行政长官已表明,非常关注一手楼单位空置率高的问题,若囤积影响民生,不排除开征空置税。
然而,该措施引来一定的质疑,例如政府应如何界定何为“空置”。发展商可以迟迟不拿入伙纸,这样便是未“完工”,不算囤积;发展商也可以开设空壳公司,把物业由一手变成二手以逃税等。而且,这种做法会否影响未来市场的房屋供应也是其中一个疑问。因为发展商会计算其竞投土地的回报,若他们预计未来数年的楼市转淡,又要受空置税的影响而须承担更多成本,他们暂时停止购地发展的意向增加,这与政府急于提升房屋单位供应量的愿望是背道而驰的。政府若要开征空置税,必须仔细考虑细节。
就机制而言,政府将组成由财政司司长领导的土地供应督导委员会,全面统筹全港所有不同用途土地的开发和供应计划,以迎合社会需求。该委员会会定期向行政长官汇报工作。
总之,施政报告难以短期内将积累已久的房屋问题解决,但是可为市民带来未来香港房屋的发展蓝图,重燃希望。
(来自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