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自上海市试点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以下简称“营改增”)后,又有10省市进入“营改增”行列,涉及企业达90万家。根据安排,2013年我国将进一步扩大“营改增”试点地区和行业范围。这意味着,将有更多地区的营业税纳税人改变身份成为增值税纳税人。由于大多数试点企业过去从未和增值税打过交道,对增值税实务操作和增值税下的税收风险了解不深,因此极易埋下日后被税务机关查处的隐患。那么,“营改增”企业的税收风险到底在哪里?又该如何防范税收风险?记者日前就此采访了两位税收专家,请他们从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使用、进项税抵扣和税收优惠的获取等方面,对“营改增”企业可能存在的税收风险作深入分析。
受访专家:
王进 北京鑫税广通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董事长 注册会计师 注册税务师 中国税收筹划研究会副会长
张春喜 河南四方会计师事务所所长 注册会计师 注册税务师 清华大学会计硕士
小发票隐藏大风险
“营改增”对企业的改变和影响,涉及企业管理层、生产、销售、财务和后勤等多个部门,表现在企业纳税身份、税控装备、计税方式、纳税申报程序等各个方面。如果要选择一个载体来说明这种变化,最直观的无疑是那张小小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两位受访专家一致认为,不要小看任何一张增值税专用发票,那是最容易让“营改增”企业产生税收风险的地方。
记者:“营改增”企业在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使用上应该注意什么?最容易忽略的问题有哪些?最容易犯的错误有哪些?
张春喜:“营改增”企业应该深刻认识到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特殊性和监控管理上的严格性。首先,增值税专用发票具有货币功能,反映企业与国家的税款结算关系,企业凭增值税专用发票可以抵扣税款,而原来使用的普通发票除特殊行业和特殊规定外,一般不能凭票抵扣税款。其次,税务机关对违反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规定的行为会处以重罚。再其次,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内容比普通发票多,除了普通发票所要求填开的内容外,增值税专用发票填开内容还包括纳税人税务登记号、不含增值税金额、适用税率和应纳增值税额等内容。最后,增值税属于价外税,大都通过应交税费明细科目的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核算,营业税则属于价内税,全部计入成本费用抵减当期损益。
“营改增”企业在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使用上最容易忽略的问题有两点。一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时填写要素不全,比如遗漏纳税人开户银行和账号、税务登记证号等内容,导致开票方抄报税和受票方认证困难。二是增值税专用发票要分开价款和税款,两者相加得出价税合计,而普通发票无需将价税分列开具,只需将价税合计合并开具即可,多年的普通发票惯性操作可能让发票开具人员很不适应。
“营改增”企业在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使用上的最大错误应该是虚开发票。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不仅是发票管理办法和增值税专用发票使用规定严厉禁止的行为,也是刑法要严惩的犯罪行为。2012年7月,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第33号公告,重申对纳税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征补税款规定,要求对纳税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行为,按税收征管法和发票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给予处罚。“营改增”企业应予以高度关注。
王进:“营改增”企业分为两类,一类是原本已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由于已经使用过增值税专用发票,有管理经验,相对来讲经营风险较小。第二类,也是绝大多数“营改增”企业,原来主要缴纳营业税,没有涉及增值税,加之普通发票的管理要求比增值税专用发票相对宽松一些,因此这类企业因为税制改革成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后,在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时自然会出现一些不适应。
“营改增”企业在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使用上最容易忽略的问题有三个。一是不按规定索取合规的扣税凭证;二是取得了合规凭证,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到主管税务机关认证;三是由于对增值税法规了解不够,能够取得合规扣税凭证的情形,却没有取得,仅取得了普通发票或者收据,丧失了抵扣税款的机会。
“营改增”企业在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使用上最容易犯的错误有也有三个。一是将不得抵扣进项税的业务,在取得了增值税专用发票后,仍比照可以抵扣事项多抵扣了进项税额;二是进项税发票认证逾期,造成不能抵扣进项税问题;三是遗漏价外费用,少计销项税额,导致少缴增值税。
不是所有的进项税都能抵扣
“营改增”后,一般纳税人企业最终缴纳的增值税为销项税与进项税的差额,抵扣的进项税越多,企业缴纳的增值税就越少。因此,不少“营改增”企业想方设法要尽可能多地抵扣进项税,以降低企业增值税税负。但是,税收专家提醒,不是所有的进项税都可以抵扣,增值税进项税抵扣必须符合规定的范围和时限。
记者:“营改增”企业在增值税进项税抵扣上应该注意什么?有些什么样的限制条件?可能的税收风险是什么?
王进:“营改增”企业在增值税进项税抵扣上应该注意四点。第一,不能将能够抵扣的业务范围和不能够抵扣的业务范围相混淆。第二,必须在规定的时间里及时前往税务机关认证取得的进项专用发票。具体说就是,受票企业应在发票开具之日起180日内到税务机关办理认证,并在认证通过的次月申报期内,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抵扣进项税额。第三,应税事项与非应税事项共同负担进项税额的处理问题。现代企业一般涉及的经营范围较为广泛,既有增值税应税业务,也有非增值税应税业务,因此合理划分应税项目与非应税项目,对于准确计算当期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规避税收风险,显得尤为重要。第四,改变用途的外购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进项税额转出的问题。
根据税法相关规定,下列项目的进项税额是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比如,用于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接受的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或者应税服务项目;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及相关的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和交通运输业服务;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或者交通运输业服务等。
张春喜:“营改增”企业遵循的法规主要是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与一般的增值税企业基本一致。“营改增”企业可以抵扣的进项税范围和不能抵扣的进项税范围,相关文件都有详细的规定,企业可以比照文件规定执行。这里,需要提醒“营改增”企业注意两点。第一,一般纳税人如果出现会计核算不健全,或者不能够提供准确税务资料,即使进项税额符合可以抵扣的范围,也不得在销项税额中抵扣;第二,应当申请办理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而未申请的,其进项税额也是不能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
当然,所有的进项税抵扣都必须通过具体的扣税凭证来实现。“营改增”企业可以抵扣的增值税扣税凭证,包括增值税专用发票、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农产品收购发票、农产品销售发票、运输费用结算单据和通用缴款书。其中,纳税人凭通用缴款书抵扣进项税额的,应当具备书面合同、付款证明和境外单位的对账单或者发票,资料如果不全,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扣税凭证中进项税额必须是真实有效实际发生的,如果是开票方虚开的,受票方是不允许认证抵扣的。
总之,“营改增”企业在抵扣进项税额时,必须满足规定范围、规定时限、规定凭证三个条件,否则将无法正常实现抵扣。
看清增值税优惠的前提条件
在增值税的制度安排中,减免税安排一般非常慎重,因为减免税容易破坏增值税抵扣链条环环相扣的完整性。但是,为了平稳推进“营改增”改革试点,减轻试点企业税收负担,“营改增”试点方案规定了多个免征增值税项目和即征即退增值税项目。采访中,两位受访专家均提醒“营改增”企业,“营改增”税收优惠很多,但当事企业必须看清楚增值税优惠的前提条件。
记者:“营改增”企业的增值税优惠有哪些?在享用税收优惠方面需要防范哪些风险?
王进:“营改增”企业在享用税收优惠方面主要有两大类,另一类是免征增值税,一类是即征即退增值税。前者一共13项,包括个人转让著作权,残疾人个人提供应税服务,试点纳税人提供技术转让、技术开发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符合条件的节能服务公司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中提供的应税服务等。后者一共有4项,比如注册在洋山保税港区内试点纳税人提供的国内货物运输服务、仓储服务和装卸搬运服务即征即退增值税;安置残疾人的单位,实行由税务机关按单位实际安置残疾人的人数,限额即征即退增值税等。
另外还有一项优惠就是,2011年12月31日前,如果“营改增”试点纳税人已经按照有关政策规定享受了营业税优惠,在剩余税收优惠政策期限内,符合规定的项目可享受有关增值税优惠。
在享用税收优惠方面,“营改增”企业需要防范的税务风险有五个方面。
第一,判断自己是否符合税收优惠政策的情形和范畴。一些企业为了符合税收优惠政策规定的情形和范畴,不从改变经营安排入手,而是简单采取一些账务处理技巧靠近政策规定,存在很大的政策风险。
第二,若符合税收优惠规定情形,是否按照主管税务机关的规定和业务流程履行必要的程序和备案手续。比如,试点纳税人提供技术转让、技术开发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免征增值税一项,相关税收文件对技术转让、技术开发合技术咨询的概念、范围和优惠审批程序作了详细规定,企业必须按规定做好充分的资料准备。
第三,能否对应税项目和免税项目进行准确的核算,能否准确划分应税和免税项目共用购进货物、劳务包含的进项税额。
第四,由于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关系密切,增值税的变化将直接影响企业所得税的核算。因此,对于享受增值税优惠政策的企业,必须按照企业所得税法有关规定进行正确的税务处理。
第五,处理好免税项目与增值税专用发票之间的关系。一是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享受免征增值税优惠政策的,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二是纳税人用于免征增值税项目的购进货物、接受应税服务的进项税额不得抵扣。
张春喜:对于免征增值税的13类项目,“营改增”企业必须关注符合免税的条件和审批程序,有些涉及政府审批的,应取得相关批文,同时保存相关资料,待税务机关需要时能够及时提供。对于4类即征即退的项目,有的实行按人数限额减免,有的按超过3%税负减免。按人数限额减免的,须防范人的范围和人的数量风险;对于按超过3%税负减免的,须有效匹配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控制税负,防范税负不当风险。
按规定办税是最好的风险防范
对“营改增”试点企业来说,如何防范上述各种税收风险,是今后长期面临的一项挑战。税收专家表示,防范税收风险的最好办法,就是认真学习法律、法规、规章和制度,按规定办税。
记者:“营改增”企业的税收风险表现在企业的方方面面,承担的税收合规成本比以前要高出很多。那么,企业该如何来防范这些税收风险,尽可能地降低合规成本呢?
张春喜:不管是交通运输类企业,还是现代服务类企业,在“营改增”背景下,大部分企业的税负成本有所降低,但税收合规成本却在提高。增值税是我国的第一大税种,关于增值税的法规文件也最多。据统计,关于增值税的法规文件2010年有650项,2011年有569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完成申报任务要填300多个表格。这对企业的会计、财务系统和电子化要求都很高。在面对“营改增”的时候,很多企业需要通过人员更新、流程改造和系统重建才可以合规地缴税。
防范可能的税收风险,降低合规成本的最好办法就是按规定办税。具体来说,试点企业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深入学习法规文件,吃透要求,健全财务核算,做好账,备齐资料,随时备用备查;其次是考虑借助外部力量,聘请财税中介机构做好健康体检,抓住契机搞好税收筹划,享受结构性减税带给企业的优惠待遇。
王进:“营改增”试点企业经营者的理念必须随着税制改革而转变。一是按照法规要求加强财务管理,加大对业务部门及其经办人员相关税收知识的培训力度;二是在经营中慎选合作伙伴、供应商,确保经济业务发生后能够取得合规的抵扣凭证;三是关注自己所处行业,按照规定做好相应的资料准备、财务核算、数据统计等工作,及时依照规定流程和要求申请税收返还,最大限度地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来自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