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沙特财政大臣易卜拉欣·阿萨夫(右)在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的一场会议结束后合影时按摩脸部。
二十国集团(G20)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16日在一份联合声明中说,全球不会陷入“货币战争”。
尽管承诺规避货币战,但这次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未能就中期赤字和债务削减目标达成一致,但以最小化货币溢出效应的承诺为补偿,以期减弱一些发达国家宽松货币政策对新兴市场的冲击。
市场决定汇率
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15日至16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举行会议,会后发表联合声明,称各国将避免采取竞争性货币贬值政策,把汇率浮动交由市场决定。
近几年,在金融危机冲击、全球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不少国家采取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大量印发货币,导致本国货币贬值,造成市场对货币战的担忧。
加拿大财政部长詹姆斯·弗莱厄蒂16日告诉媒体记者:“昨晚讨论中,每个在桌子周围的人都希望避免任何形式的货币战。”
日本新任首相安倍晋三先前提出,实施货币宽松政策,通过日元贬值提高通货膨胀率,推动经济。这一计划触发不少国家担忧,但16日会议声明没有包含对日本的负面措辞。
一些分析师解读,日本没有受到责难,或许会导致市场进一步抛售日元。纽约梅隆银行货币分析师尼尔·梅勒告诉路透社记者:“市场将把二十国集团会议声明当成抛售日元的许可。”
未设减债目标
联合声明提到,各国承诺采取可靠的中期财政战略,但未能设定具体债务和赤字削减目标。
欧洲联盟委员会分管经济与货币事务的委员奥利·雷恩说,希望各国能在今年9月的圣彼得堡峰会上就减赤和减债目标达成一致。“我们的共同观点是,需要在中期层面就稳固财政采取可靠方案,有助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作为补偿,各国在联合声明中承诺,最小化美国等发达国家货币宽松政策向新兴经济体的溢出效应。
以美国为例,一些分析师认为,4轮量化宽松政策有利于促进美国国内就业和经济复苏,却给新兴经济体构成巨大威胁,可能影响后者出口竞争力并催生资产泡沫。
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15日在莫斯科说:“金砖国家要求主要发达国家注意其货币政策的外溢性、即主要发达国家实施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世界经济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影响。”
吁结构性改革
作为2013年二十国集团轮值主席国,俄罗斯就多国采取宽松货币政策表达担忧。
俄财政部长安东·西卢安诺夫16日说,重塑全球增长所需要的不仅是修正汇率。“无论是对国家开支采取积极还是消极的再平衡模式,结构性改革应该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俄罗斯总统普京15日告诉媒体记者,俄方建议二十国集团制定确保经济平衡增长和促进就业的政策和措施,重点研讨资本市场发展、世界贸易融资手段和金融监管等议题。
他认为,各国政府只有执行清晰、透明的赤字和债务管理政策,才能获得投资者信任。蒋骢骁(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分析
货币战爆发可能性很小
货币战近期成为“热词”,而此次会议使该话题再度受到关注。分析人士认为,这一问题在当前国际经济大环境下应理性看待,货币战真正爆发的可能性实际上很小。
“货币战”一般是指各国通过竞争性贬值本国货币,使货币汇率偏离公允价值。分析人士指出,虽然竞争性贬值的情况还没有发生,但实际上央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影响货币汇率的行为一直存在,只是近期日元对主要货币汇率的贬值幅度较大、速度较快,震动了市场及其他国家。
奥本海默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杰里·魏步曼认为,全球央行不会大规模展开竞争性贬值,因为这样会在本国制造过多流动性,引发金融风险。
纽约大学商学院教授约瑟夫·福迪也同意货币战爆发的几率不大。他认为,这只是贸易摩擦中的一个方面,而且货币贬值在当今世界贸易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小。
分析人士指出,应该从以下两方面理性看待由货币宽松政策引发的后果。首先,在当前经济环境下,货币宽松政策是各国央行为提振本国经济的合理选择。
其次,货币战成为关注的焦点是因为很多人没有看到宽松货币政策对实施者和其他国家都有利有弊。对于实施货币宽松政策的国家来说,这样做为本国经济复苏创造了有利环境并对出口起到促进作用,但同时他们面临各种风险的几率也随之增加,尤其是对日本这样资源缺乏的国家,进口价格上涨对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对其他国家来说,最首要的负面影响是增加了不稳定性。福迪说,通常投资者会将资金撤离实行宽松政策的国家,很多时候如果资金快速流入一个国家会在该国引发资产价格泡沫并产生金融市场动荡。
(来自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