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扩大“营改增”试点:从今年8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推开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简称“1+6”行业)“营改增”试点,并将广播影视作品的制作、播映、发行等纳入试点;还将择机将铁路运输和邮电通信等行业纳入“营改增”试点,力争“十二五”期间全面完成“营改增”改革。
“1+6”行业的“营改增”在上海率先试点,才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全国就要推开,扩围速度远远超出预期。在这种情况下,上海如何更有作为?
扩围速度超出预期
去年1月1日起,“营改增”这一场税收改革的重头戏,率先在上海开启试点。但上海作为唯一城市的先试先行才过了短短7个月时间,国务院就作出决定,从8月1日开始至年底前,将“1+6”行业的“营改增”试点,由上海分批扩大至北京、天津、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湖北、广东8个省、直辖市及宁波、厦门、深圳3个计划单列市。今年4月10日,国务院再次作出“营改增”扩围决定,8月1日起全国范围推开“1+6”行业的改革,并将新增行业试点。这距离上一次扩围,也只有短短8个月的时间。
“改革推进的速度,明显超出了市场预期。”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胡怡建前后两次接受记者采访给出同样的评价。他告诉记者,在上海刚开始试点时,业内专家学者多次交流探讨“营改增”,大家一致认为上海试点的时间至少会超过一年。毕竟税收体制改革“牵一发动全身”,要理顺各方关系并不容易。
在国务院首次作出扩围决定时,上海试点“营改增”还不满7个月,已显现出积极的正面效果,试点企业整体税负下降明显,小规模纳税人成为最大的得益者,整体税负下降达40%,而一般纳税人税负也有所下降。不仅是结构性减税,“营改增”还推动了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转型,不少企业用节约下来的税收收益,来增加新的应税服务项目投入,形成了良性循环。
上海率先试点,开了一个好头。明显的改革成效,也让其他省市纷纷跟进,积极申请加入“营改增”队伍。
因此,“扩围速度超出预期,实则是对上海先试先行的肯定。”胡怡建说。
前不久,国务院再次作出扩围决定。这背后,包括上海在内的12个“营改增”省市,均在取得了不错的改革成效。从12个省市的纳税申报整体情况看,试点实现总体减负,全年减税额高达426亿元,其中,试点纳税人减税189亿元,原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试点服务减税237亿元。与此同时,小规模纳税人税负大幅下降,有力地支持了各地小微企业的发展。此外,即使改革初期税负有所增加的交通运输业一般纳税人企业,随着改革的推进,增税面也是逐月下降,上海的交通运输业就在去年7月份实现了全行业减税。
从上海近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来看,去年以来到目前,上海“营改增”试点实现减税约200亿元。截至今年2月底,上海共有16.4万户企业纳入试点范围,比年初的11.8万户新增4.6万户,其中新办企业达到2.6万户,占比超过半数。业内预计,今年全国范围内“营改增”减税额将达到1600亿元。
先发优势能否延续
“营改增”迅速扩围的另一个原因,就是要突破局部试点的局限,一方面,由于试点和非试点地域、试点行业企业和非试点行业企业适用税制不同,客观上造成增值税抵扣链条的断裂。另一方面,长时间的局部试点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税收公平性。但不容否认的是,上海先试先行取得的成效,打消了各方的顾虑,积累了经验,倍增了信心,为改革逐步扩围乃至推向全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不过,对于上海而言,唯一试点的“政策洼地”效应,也是最初专家学者们普遍看好的。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博士余显财就认为,上海试点的时间长一些,更有利于小微企业发展,更有利于要素集聚,对于试点行业企业来说也有利于其业务量的提升,与异地同类企业相比更具竞争优势。
而今,“营改增”扩围来得如此之快,“政策洼地”效应不再,上海的先发优势还能否延续?
从去年以来上海试点的情况来看,利好并不仅仅是200亿元的减税。作为一项影响经济长远发展的税收体制改革,“营改增”在上海这一年多的试点,也达到其促进服务业发展,引导产业转型、经济结构调整的目标。2012年全市第三产业增速超过10%,比整体经济 增长高出3.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 GDP的 比重首次达到60%,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其中,信 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发展进一步加快,增 速达到16.5%。受益于“营改增”,上海服务贸易出口总 量继续扩大,去年前三季度,服务贸易出 口 总 额 达 373.2亿美元,占全国比重近1/4。更值得一提的是, 随着“营改增”的推进跨国公司落户上海的意愿增 强,各类投资和生产要素向现代服务业加速集聚,去 年上海新认定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50户、 投资性公司25户、研发中心 17户,总部经济的集聚效应显现,而总部经济正是服务经济的一种高端模式。
过去的一年,上海服务业迅猛发展,得益于“营改增”,但“营改增”之所以在上海取得如此成效,也与上海本身发展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转型目标契合,与上海服务业基础较好相关。胡怡建认为,“营改增”带给上海的先发优势还会延续。而且,上海服务业比重较高,其“营改增”的效果自然会比其他省市更好一些。
新格局中新作为
今年8月1日开始,“1+6”行业的“营改增”将在全国范围推开,而且行业也将有所扩围。新格局中上海如何更有作为?
“营改增”扩围,对上海以及其他11个省市的试点行业和企业来说,最直接的改善就是打破试点时期一直存在的“行业”和“地区”两大局限,使得增值税抵扣链条更加顺畅,抵扣更加充分,企业得益更多。比如交通运输业存在的异地加油、过路费难抵扣,导致个别企业税负增加难题,都会迎刃而解。
除了“营改增”扩围本身的利好,上海在迎接“营改增”扩围新格局,还可以有更主动的作为。业内专家指出,在“营改增”再次扩围中,将广播影视作品的制作、播映、发行等纳入试点,这是北京强力争取的结果。北京是广播影视产业重镇,纳入试点,能够提振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而对于上海而言,通信业的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多年保持国内领先。更何况,“十二五”期间“营改增”,恰逢上海推进信息化和“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时期,邮电通信业能较快纳入“营改增”试点,将会大大提振相关产业发展,助力上海“智慧城市”建设。
此外,邮电通信业是基础行业,几乎每一个行业每一家企业都与其相关。在目前“营改增”试点企业中,日常经营活动都会产生大量的通信费用,这一成本如能进入抵扣链条,会使“营改增”的利好效应更加 明显。而这只有在通信业被纳入试点之后,才 会真正打通抵扣链条。
在国务院进 一步扩大“营改增”试点的决定中,已提及“择 机将铁路运输和邮电通信等行业纳入试点”。业 内专家普遍认为,上海应积极行动,努力争取这 一时机的早日到来。
事实上,应对下一步扩围,上海已有预案。据透露,目前上海已对邮电通信业进行了一些必要的分析和测算,根据掌握的情况,及时准备预案。与此同时,就“1+6”行业的“营改增”扩围,上海也将继续跟踪研究试点企业及行业税负变动趋势,密切关注试点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着力从税制上研究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并更加注重构建有利于促进完善“营改增”试点政策的长效机制。
(来自互联网)